图/图虫
前不久一条微博热搜,揭露了一个疯狂的瘦腿方法,阅读总量竟达到了3.2亿次。
这便是小腿神经阻断术。
据悉,该手术主要是通过切断小腿一些不重要的肌肉神经,让肌肉失去活动的功能而自然萎缩,从而达到瘦小腿的目的治疗法,宣称可以达到永久瘦腿的效果。
事实真的如此吗?
刚刚,国家卫健委出手了!
国家卫健委:
禁止开展“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
据医政管理局网站30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禁止开展“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的通知》称,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应用于临床。
《通知》提到,近期,个别医疗机构开展以“瘦腿”为目的的“小腿神经离断术”(以下简称“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中华医学会就该手术项目进行了专家论证。专家认为,该手术缺乏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直接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存在严重安全性问题,有悖于医学伦理原则。根据论证意见,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1号)有关规定,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应用于临床。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对该手术项目的专项清理整顿。对于在本通知印发后仍开展该项手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理。
那么“惊动”卫健委的“小腿神经离断术”究竟是什么?为何会有医疗机构做这样的手术?
年轻人疯狂追捧的“瘦腿术”究竟是啥?
炎炎夏日,在衣摆中不经意露出修长纤细的腿,是令很多人羡慕的身材。
许多女性都想在这个季节以最佳的身材形态示人。
今年5月,就有网友做了“小腿肌肉阻断术”,并发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该帖称,这项手术可以让肌肉慢慢萎缩,从而达到永久瘦小腿的效果。
而在某社交平台上,“小腿肌肉阻断术”也有着很高的人气和推荐度,上万人点赞“种草”。不少博主亲身体验并表示,做了之后轻轻松松就能瘦下来。
对此,据健康时报,支配小腿肌肉的胫神经分为主干神经和分支神经,通过手术切掉部分神经分支,使腓肠肌不可逆萎缩,让小腿变瘦,听起来简单又有效。但现实却是,切除了神经后,跑、跳功能可能受影响。
从功能上来说,比目鱼肌负责平衡,腓肠肌负责爆发力,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共同组成跟腱,腓肠肌神经萎缩会影响踮脚和蹬腿的力量,还有可能影响踝关节的背伸活动。
做这种手术可能对平时走路没影响,但一定会影响在跳舞、跑步等有跑、跳动作的运动中的表现,甚至一些人走路距离稍远一点就会小腿酸疼。
事实上,正规整形外科医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淘汰了小腿神经阻断术,其主要原因就是:它是不可逆的,被切断的神经无法复原。也就是说,切除了这部分神经后,以后当你遇到外伤等情况,需要小腿肌肉潜在功能的时候,也不可能再恢复了。
协和整形外科医生肖一丁更是在自己的视频中将“阻断瘦腿”列为“医美七大邪术”之首。其表示,这些手术不在任何教科书上出现,也不受法律保护。这是一项损害性手术,伤害不可逆,目前正规医院都不开展。
“无知者无畏”的代价:
她将永远无法久站
除了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小腿肌肉阻断术”的问题还在于效果。
某社交平台上一位亲历者表示,“我个人的情况来看,手术99.99%没效果”。
“我是在今年的2月份做了这项小腿肌肉阻断术,它确实对我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刚做完手术1个月,腿确实没有什么力气,不太敢跑跳,小腿肌肉会感到酸痛,经过我跟多个人核实,这种感觉就跟打瘦腿针很像,我已经做了快4个月,现在还是有一些使不上力气”。她分享道。
至于手术效果,日本腾素是真的吗她表示,“几乎没有效果”。“医生告诉我效果最好是术后恢复3-6个月,效果方面,一个月的时候减了1.5厘米,后来1.5厘米又长回去了。之后又反复了几次,后来我发现,即便我不做手术,在家躺三天也会瘦的”。
另据新京报,从网络平台上看到小腿肌肉阻断手术的帖子,到躺到手术台上,赵柯只用了一周。
那些用户发的术前示意图跟她的腿几乎一样。即便是做了母亲,这些照片让赵柯又仿佛回到青春期——在那段本应美好的年代里,无论冬夏,赵柯都会把自己的小腿捂得严严实实。常规减肥手段也试了很多,但这块凸起的肌肉就是消不下去。
在小腿肌肉阻断手术之前,赵柯从未在身上任何一个部位动过刀子。她心动过瘦腿针,但通过注射肉毒素实现瘦腿维持时间短,需要一直补打,赵柯算了一笔账,放弃了这个念想。
但肌肉阻断术不一样。在某社交平台的帖子里,“没有副作用”、“不反弹”,被写在了最明显的位置上,阻断术整个过程被简单描绘成“挑出几个不常用的神经”。
她铁了心要做手术。回忆起麻醉失去意识前的最后几分钟,当时的她并不害怕:“大概是无知者无畏。”
“整容就像赌博”,这6个字一遍遍在医美术后交流群里传播,“只是每个人在上台之前,都期待着自己不是做毁的那个。”
几小时后,赵柯被推出手术室,她的膝盖内侧多了两条长为2厘米的血痂。术后头几个月,她的小腿肌肉确实变软了,但代价是:她余生将永远无法久站,也与剧烈运动无缘。
对此,据北京科学中心文章显示,皮下脂肪增多之后,原本靠肌肉萎缩获得的细腿,又会重新变粗,而且还会因为缺少肌肉支撑而出现皮肤松弛下垂的情况,更加影响美观。
如此可怕的手术
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愿意尝试?
据中青报5月的报道,在北京,一家名为“北京李沁奕华意医疗整形美容”的机构仅在某平台上累计日本腾素官网正品保障官方专卖销售该手术80余件。
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这一商家。该店客服表示,这一手术他们已经做了十几年,随做随走,不用担心有风险。
可见为了瘦小腿,甘愿冒风险动刀子的并不是少数。
而这背后则是我国年轻群体不断攀升的“容貌焦虑”。近日,北京伟力嘉美信医疗整形皮肤科院长陈文辉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呈现出医美年轻化的趋势,以前医美消费者年龄层次在30岁左右,但现在有更年轻的群体加入。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3年-2017年,医美行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在30%左右。随后行业放缓,因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增速放缓至11.6%,但经过行业的自我调整与变革,预计市场将逐步回暖,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
究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互联网上,从工作、就业到个人身体,以焦虑为核心的网络议题不断衍生,将快节奏生活下的公众带入更为负面的情绪之中。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仔细分辨,越是与生活、工作等息息相关,越容易借焦虑情绪挑动人们神经,以关心为名、行牟利之实,“贩卖焦虑”由此产生。
中国青年报曾对贩卖焦虑话题进行总结时指出,要让某种观点流行开来,就不得不用一些“套路”,一些自媒体为了引发流量,就会定期制造一些“爆款文”,虽然每次表达方式和生造的概念不同,但多数时候“换汤不换药”,根本的手法还是挑起受众的情绪、制造焦虑乃至恐慌。
与此同时,一些医美机构为了能够收获等多的受众,也在不惜砸重金做各种暗示“变美能够让你人生开挂”的广告。
这同样是制造“外貌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旦有人动了念头前来咨询,它们又会故意忽略风险、夸大手术效果,让人“安心”的躺上机构的手术台。
7月初,33岁网红抽脂感染去世服用日本腾素后的反应消息,曾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热议。
(详见财闻汇此前报道:)
然而事情曝光后,据央广网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多家美容机构都称“抽脂手术技术相当成熟”,但都没有向客户提前告知抽脂手术的风险,也并未给出具体保障方案。
“选择医美,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
根据安信证券研报,我国中游医疗美容机构的毛利率在50%-70%之间,行业分析认为,这已经属于暴利行业。医美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资本逐利和盲目扩张的发展弊端。一些医疗机构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引发了诸多行业乱象。
这也导致黑医美的大肆横行,每年近10万人因黑医美致伤致残,且多数消费者投诉报案无门,维权之路异常艰难。
对此,某从业人士表示,诸多行业乱象反映的是犯罪成本太低。因惩治力度不够,所以相关黑医美机构愿意冒险获较高收益,但正规医生不会为了蝇头小利牺牲自己的职业声誉。
具体到小腿神经阻断术,正如上文提到的正规整形外科医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淘汰了小腿神经阻断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选不选择整形本是个人的自由。但因此损害了健康,甚至赔上性命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提醒消费者,如果选择医美,一定要选择规范的渠道、正规的机构、有资质的人员,不要被花式营销所欺骗误导。“首先在卫健委的官方网站上,医疗美容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的医疗美容科室,都会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我们要去了解这名职业医师的资质情况,我们也可以在相关卫健委的官方网站上查询这位医师是否在这家医疗美容机构注册,他的专业、职称是什么,同时他必须有医师执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