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色经典──邱刚健电影剧本选集》
继上篇文章梳理了楚原的人生经历,使得小星球开始回溯《爱奴》的编剧邱刚健,此文便是对于邱刚健的触景怀念。9年前,2013年11月27日曾创作《胭脂扣》、《阮玲玉》、《投奔怒海》等电影剧本的编剧邱刚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无论你是不是一位影迷,都应该知道《阮玲玉》、《胭脂扣》这些再著名不过的经典电影了,都曾经被银幕上的梅艳芳和张曼玉打动过。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以女性为主角的佳作竟然是出自一位高大魁梧的男性之手。
《阮玲玉》剧照
《胭脂扣》剧照
这个人就是邱日本腾素怎么样刚健,他曾经三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也曾经拿过金马奖的最佳编剧,他同时还是一位导演、诗人和翻译家。大多数人对他很陌生,可却是这样一位多少有些隐士风范的创作者,伴随着华语电影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
香港资深影评人陆离,在1969年一篇访问邱刚健的文章中写道:“这个世界上本来有两种人,其中一类人曾经读过《剧场》,另外一类人不曾读过。”
而读过《剧场》的那些人,总希望能与邱刚健碰一次面。但很多人终究还是未曾见到,便离开了他所喜爱的人世。邱刚健究竟有什么魅力,其实也是吸引小星球不断去看邱刚健一生的原因。
邱刚健in《投奔怒海》美版蓝光花絮
创办《剧场》
开启台湾实验电影浪潮
1940年,他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49年移居台湾,1961年毕业于台湾艺专影剧系。六十年代初,邱刚健服兵役期间就开始创作舞台剧剧本及若干新诗,多刊登于《现代文学》,正式开始文艺创作。
1965年9月,《剧场》杂志等人搞了“第一次演出”,剧目包括黄华成创作、陈耀圻导演的《先知》,邱刚健导演及与刘大任合译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李至善、刘大任、陈映真、黄华成、庄灵等都参与台前幕后,并出版了札记和剧本。
陈映真力批此次演出承袭西方现代主义末流,要求回归现实,朝着“知性与理性建立”的方向重新开发,刘大任也主张艺术应介入社会政治。邱刚健、黄华成并不作正面回应,不参与理论和主义之争,留守《剧场》。
陈映真
《剧场》也在台湾率先发起了实验电影初潮,1966年2月,举办第一次实验电影发表会,这是台湾战后发表实验电影最早的一次。邱刚健也携作品《疏离》参加,但碍于作品中有自渎情节不宜在场地天主教耕莘文教院公开发布,以致其当晚缺席。原片已不知所踪,只剩剧照、剧本大纲和《疏离的注脚》,另外他也日本腾素片怎样服用曾把《午觉》当实验电影剧本发表。
邵氏8年
武侠、奇情、官能性初显
1966年赴港,应当时主管邵氏编剧部门工作的宋淇先生之邀进入邵氏公司从事编剧,仍常发表诗作,同年3月参加台北现代诗展,诗作《洗手》崭露头角。在邵氏任职8年,写出了14个剧本,另有一些并未拍摄。在邵氏末期也曾担任两部影片导演工作,却都在开拍不久被邵逸夫叫停。
邱刚健到邵氏时,正是邵氏从黄梅调转为“彩色武侠新世纪”的时期。他回忆其在邵氏写的第一部剧本是改编自徐訏的《江湖行》(1973年,张曾泽导演),但后续邵氏摄制时编剧名字只有倪匡,应是倪匡又改写了一版。
《夺魂铃》海报
1968年,参与编剧岳枫导演作品《夺魂铃》,此片也是其第一部上映作品。剧情改编自意大利牛仔片《裘尼祖马》,但整部电影却青出于蓝,气氛极佳。同年,更新至第9期的《剧场》正式宣布停刊,就此落幕。
《死角》《大盗歌王》海报
1969年,为张彻导演编剧时装片《死角》、《大盗歌王》,前者是新派武侠导演张彻首次指导的当代青年问题片,早于香港新浪潮近10年的尝试,写出了颇有特色的青春残酷反叛,在邱刚健的历史线索中也是非典型的;
后者是为流行歌星林冲度量身打造,结合热闹歌唱、盗宝奇情和浪漫爱情,有新鲜的娱乐趣味。其他也参与了陶秦导演作品《阴阳刀》编剧。
《大决斗》《小煞星》海报
1970年,与倪匡合作编剧《小煞星》,张彻一改以往之作品风格,绝无仅有男女主角有完美结局。张彻在人物角色上再次突破,让姜大卫在电影中,大展歌喉。而主题曲「水仙之歌」正是张彻填词。邱刚健签署香港《盘古》月刊发起的《反对台独运动宣言》。
1971年,继续为张彻撰写《大决斗》,并与何梦华合撰《侠士行》,也为金汉与凌波夫妇197在哪能买到日本腾素片1年合作的作品《太阴指》编剧。《大决斗》体现了邱刚健情结中成年人对社会新鲜人的舔犊之情,如春姨对爱奴的庇护,鲁天刚对无名无姓的纠错,又比如《大决斗》中江南浪子对唐人杰的毁灭和救赎。
据说,这是一个剧本出彩过原片的特殊存在,不难理解,张彻终究把男人与男孩的故事,讲成了少年携手赴死的故事,其中也包含了后续吴宇森《英雄本色》创作的基本戏剧结构。
《爱奴》海报
1972年,楚原导演经典作品《爱奴》上映,由邱刚健编剧。取材自日本电影《茶花劫》(1964),即野村芳太郎的《五瓣之椿》,被称为中国的第一部女同电影,先锋风流,奇情电影,让何莉莉与贝蒂两个美人来塑造,看得观众心潮澎湃又怅然若失。
在香港电影百年百大经典影片评选中,有且仅有两部“情色电影”入选,一部是方令正导演的《唐朝豪放女》(1984,此片也由邱刚健参与编剧),另一部就是楚原的《爱奴》。
《爱奴》剧照
1973年,邱刚健编剧《毒女》、《小杂种》,又与倪匡合作编剧《血证》。《毒女》是可怜少女被强暴后报复杀人的剥削片,美国直到1978年才出现了题材差不多的《我唾弃你的坟墓》,而费拉拉的《点45女郎》1981年才诞生,《毒女》的暴力、重口程度并不输以上的电影,但却很少被人提及。
《毒女》海报
《小杂种》合作期间,因楚原导演个人表达,邱刚健编剧表达与其有颇大差异,因此此次合作十分失败。
在香港邵氏电影公司8年的职业编剧生涯,为邱刚健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也曾导演了两部作品《我为情狂》、《乾坤大醉侠》,但都没拍完。后来他曾化名邱戴安平或戴安平担任电影编剧,在后续采访中邱刚健表明此名为去世夫人的名字。
1974年,离港回台,以自由编剧为台湾导演创作剧本,遇到众多坎坷,作品不多,和蔡扬名(欧阳俊)、张美君导演合作,《双龙谷》(1974)、《慑青鬼》(1975)、《狼吻》(1975)、《少林杀戒》(1975)、《九龙日本腾素多少钱一盒城风波》(1976)、《龙门风云》(1976)、《方世玉大破梅花桩》(1977)、《千刀万里追》(1977)、《十三女尼》(1977)、《大地飞鹰》(1978)、《南海血泪》(1979)、《浪子游龙》(1979)。
《方世玉大破梅花桩》海报
但1977年,邱刚健“忽悠”邵逸夫,赴马来西亚导演了一部作品《红楼梦醒》,合作也并不愉快,影片是一部挂红楼名的时装片,红楼之名,现代戏之实。
该片抛开曹雪芹和高鹗的《红楼梦》原著,将原著中性格柔弱的林黛玉,变为另一种果敢的性格,她没有屈服于贾母的淫威,从薛宝钗的手中夺下贾宝玉,结局大团圆。
《杀绝》海报
1978年,邱刚健在邵氏时期最富个人风格的剧本《剑魂》终于被搬上大荧幕,剧本只有三十三场,因七十年代末古龙电影大火,邵氏将其翻出拍摄,此时的邱刚健已离开邵氏,邵氏另外一位编剧接手了这个剧本,并改之为《杀绝》,导演华山。
乘风破浪
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文学拓宽者
大陆政治活动结束,经济文化显露生机,香港也在稳定中逐步发展,又开始了新一波电影热潮。邱刚健此时再次回到香港,正好迎上新浪潮的势头,1980年编剧作品《未婚妈妈》公映,1982年与古兆奉合作编剧《巡城马》,此后便开始了与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合作。
许鞍华
最早赏识邱刚健的导演是许鞍华,邱刚健也曾表示许鞍华是把他从困境中拯救出来的人。刚回香港,许鞍华便请邱刚健修改张坚庭的剧本《胡越的故事》,也得到了张坚庭的认可,此片1981年公映口碑票房都不错。
于是,许鞍华再次请邱刚健合作修改《投奔怒海》(1982)。邱刚健将原稿抛弃,重新写了一版,期间邱刚健让许鞍华等待剧本创作,整整半年许鞍华都按兵不动,最终许鞍华按照邱刚健足本拍摄,将《投奔怒海》创作成了新浪潮首部扬名国际之作。
《投奔怒海》海报
至此,邱刚健名声大振,获得第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81年加入刚成立不久的世纪影业公司当编剧,不久便成为编剧主任。
世纪是一家“搏杀型”公司,主力拍摄题材尖锐、感官刺激的类型片,主持制作的余允抗、刘镇纬(刘镇伟)本身也是雄心勃勃的编导,因此能够给新锐导演提供很好的创作机遇。
《凶榜》《烈火青春》《杀出西营盘》海报
出品作品有:恐怖片《凶榜》(1981)、青春问题片《烈火青春》(1982)、杀手片《杀出西营盘》(1982)等。这些作品中邱刚健主要负责参与剧本的编审。
世纪影业运作3年后停业倒闭,邱刚健遂与编剧方令正、秦天南协力发展,三人得到邵氏出资拍摄《唐朝豪放女》(1984),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创意饱满的异色野心之作,这是一部有明显强调着相当纯粹的女性主义倾向的电影。不仅体现在女主角鱼玄机身上,可以说是贯穿全片的主题。
《唐朝豪放女》海报
影片并没有一味表现情色,其所特写和侧写的不同阶层的多名女性角色,包括妓女,婢女绿翘,只出现了一个镜头的大户人家主妇,也就是鱼玄机前夫的妻子,以及名满天下的才女鱼玄机本人,分别展示了即使在以开放为名的大唐,女子仍面对着无处不在的难以克服的困境。入选香港电影百年百大经典影片。
《唐朝豪放女》剧照
《唐朝豪放女》女主角夏文汐,比起其他三级片气味浓重的邵氏艳星,独得一份素雅和亲切。
李碧华在《胭脂扣》里提到《唐朝豪放女》,说起夏文汐“男孩子一样的身材,却风流婉转,妩媚难堪”。此片在港台皆收获众多声势,方令正因此转型导演。
《地下情》《胭脂扣》《阮玲玉》海报
之后邱刚健的创作踏上坦途,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可谓扶摇直上,和关锦鹏合作无间,《女人心》(1985)、《地下情》(1986,与黎杰合作编剧)、《胭脂扣》(1988)、《人在纽约》(1990,与阿城合作编剧,获金马奖最佳编剧)、《阮玲玉》(1992,与焦雄屏合作编剧,第8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口碑、票房皆丰收。期间也与区丁平合作《梦中人》(1986)、《群莺乱舞》(1988)、《说谎的女人》(1989),处于创作高峰期,邱刚健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便是《地下情》,获第六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1990年,邱刚健自导《阿婴》,与蔡康永合作编剧,策划关锦鹏、音乐黄霑、造型叶锦添、主演王祖贤、单立文、黄耀明等。该片以静态的影像风格塑造了一个风声鹤唳的幽冥人间,极其独特。蔡康永在完成剧本后一直不愿再提起这部电影,可见其对该片恐怖色彩的敬畏。
《阿婴》海报
相对沉寂
北上后的追求与生活
九十年代初移民纽约后,创作停滞。多个剧本难产,加上爱妻1995蔡淑卿年去世,令他一度遁隐。直到九十年代末儿子升入大学,才重回台湾。在台湾撰写了《英雄有泪》与《洪门兄弟》两部电视剧剧本,但并未拍摄。
2004年再定居北京,为影视界做策划,但整体生活寂寥落寞,未有特别多代表作品。晚年较为知名的作品为改编自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的《夜宴》,但冯小刚又找盛和煜(编剧作品《走向共和》、《汉武帝》)改写,影片已非本来面目。还策划了一辑电视剧《书圣王羲之》(2012),剧本都已齐备,种种原因生前并未拍出,2014年才拍摄完毕。
《夜宴》海报
2005年,与李少红合作新版《倩女幽魂》剧本,三易其稿,但因审查原因,且参考2008年《画皮》上映,邱刚健有了将鬼变成妖的想法,2011年终于完成三稿98场,最终还是未启动,搁置至今。
2007年韩国投资方找到邱刚健撰写《晚秋》剧本,但韩国希望故事发生在中国农村,因此否决了邱刚健城市小资情调的故事。2008年加入章家瑞《迷城》剧组任剧本医生,结识负责财务事宜的赵向阳,成为后来邱刚健晚年北京生活的老伴,一直到其去世。2011年,合编作品《追爱》公映。
《晚秋》剧照
在北京期间,邱刚健撰写了众多剧本,很多并未拍摄,电影剧本如下:《舞鹤》(2007)、《复活》(2009)、《罪人》(2011)、《胭脂双扣》(2012)等;电视剧剧本:《曼陀罗报告》(2010)、《美人战国》(2011)、《衣香鬓影》(2012)等。
晚年更加醉心于写作现代诗,2011年,台湾赤粒艺术经济策展有限公司出版其首本诗集《亡妻,Z,和雜念》,当时他71岁,收录了他在北京的诗作。
这是一本为儿子写的诗集,同时记录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私秘片段的感念。意象缤纷,甚至突兀。有时好像是无意中听到他自言自语,刚引发你的兴趣,却戛然而止。
2013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2021年1月,邱刚健老伴赵向阳也已仙逝。
就像2014年出版的邱刚健诗集《再淫荡出发的时候》中介绍的那样“邱刚健是一个曾经惊世骇俗,后来却相对沉寂的创作者”。他代表着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主导着电影的文学走向,他一直是以作者心态在乎着自己的作品,他无法放弃自己对于作品的需求,不能降格,也不能随波逐流。
他在那些电影里放了一些密码和颜色,甚至一丝气息,与不同导演合作,尽管修改,都没能把他的密码和色味滤掉。如今再看,难免有恍然大悟之感,那必然是他,那也必然是他:故事有官能性,女性在故事中心,恰到好处的情色,似有若无的诡异,铺设在后面的,是无边无际的荒凉。在四十年代后的台湾长大,在日本文化的遗留氛围中接受熏染,成就了这种异色。
《阿婴》剧照
邱刚健有着那个年代文化人的特质,就是能够贯通不同的艺术,好像一个人戴上很多面具,而邱刚健最底层的那个面具,也许是诗,也许是电影,他都留下了众多明星作品。
回顾邱刚健先生这一生,如诗似梦。
正如其诗句中所说——
「我抬头,低头,
依旧躲避不开古今的俯仰。
虽然已经疲倦,
再淫荡出发的时候。」
仅以此纪念邱刚健先生。